“我有三瓶酒,足以慰平生”。

11月9日,锅圈实业集团董事长杨明超在新宋河启航新闻发布会上,用一句充满诗意的表达,见证着这家曾深陷破产危机的“豫酒之王”,一扫过去的阴霾,将豫东平原的优质小麦、“呦呦鹿鸣”的历史回响、“道法自然”的风土人情,以及管理上云业务在线的数字化技术酝酿成活力满满、香飘中原的新酒,掀开全新的发展篇章。 新宋河正式启航,从438款杂乱老品到红、青、紫3大核心系列场景化新品,从深度分销到深度运营——新宋河历经锅圈实业16个月的接手重整到帮扶经营,完成了一场从产品到渠道、从品牌到人心的系统性重构。 这场重构,不仅是商业模式的迭代,更是一场关于“酒与人”关系的重新定义。正如杨明超所言:“宋河重整最大的危险,是我们仍然用过去的逻辑做事。”而今天的新宋河,正在用“真心、暖心、信心”三重视角,书写一瓶老名酒的新地图。 01真心: 不只是“情怀”的孤注一掷,更是“人心”的同频共振 当锅圈实业集团董事长杨明超在2024年1月带着团队正式进驻宋河酒厂帮扶经营时,外界一片哗然。一个做火锅食材的“外行”,凭什么接手一个负债累累、停产多年的老酒厂? 有人说这是“情怀”——杨明超是1968年生人,与宋河酒业同龄,家就在宋河镇宋河酒厂旁边,对这片土地有深厚的感情。但他自己却说:“我们不是来救火的,是来救活的。”

救活,不是靠输血,而是靠造血。杨明超看到的,不是一瓶酒的生意,而是“三体合一”的人心经营: · 消费者爱喝——酒最终是喝进嘴里的,不是压在仓库里的; · 终端能挣钱——小b终端是毛细血管,他们不赚钱,品牌就没有根基; · 酒厂酿好酒——酒厂要回归酿造本质,而不是一味向渠道压货。 为此,锅圈实业在16个月里投入1.8亿元,不拿宋河一分钱工资,完成了从“旧宋河”到“新宋河”的系统性改造。2024年8月,杨明超在接手宋河重整8个月时,用“12个啦”来形容宋河发生的巨大变化: “员工稳定啦、纳税正常啦、酒厂变美啦、管理上云啦、开始自酿啦、好酒回来啦,指标正常啦、品牌起势啦、渠道重构啦、技改创新啦……” 这背后,不是简单的商业逻辑,而是对“人”的深刻理解。正如著名产品人梁宁所说:“世界并非由生意构成,而是由生命构成。商业的本质是服务于生活与生命。”宋河的重整,正是从“生意”回归“生命”的过程。

面对社会各界、2300名宋河员工、卖宋河数十年的经销商和上下游期待,杨明超不止一次在内部交流会上调宋河人的频率——“在座各位,从我开始,是河南人把宋河努力搞好,是周口人把宋河拼命搞好,是鹿邑人死都要把宋河搞好。宋河不崛起,我们永远不停止”。 在组织建设上,宋河甚至借鉴了“井冈山精神”,打造“酒仓+4”的终端网络,让业务员不再是“卖货的”,而是“培训导师”,真正赋能终端、服务消费者。 这种从“压货”到“运营”、从“分销”到“经营”的转变,正是宋河“真心”所在——不是孤注一掷的情怀,而是与消费者、终端、员工同频共振的人心。 02暖心: 执此红青紫,人生“盏获”时 小仲马曾说:“吃是肉体,喝是灵魂。” 酒,从来不只是液体,它是情绪的载体,是场景的容器。对于中国白酒来说。一杯酒,是水和粮食酿造的产物,更是初心、历史、文化、时代、技术、场景、情绪价值等综合元素合力的产物。 杨明超对此深有共鸣。他说:“真正的酒,最终喝进消费者嘴里面才是重点。”而如何让消费者爱喝?答案是——“好酒+场景”。

为此,宋河做了一场“减法革命”:从438款老品砍至20多款,最终聚焦三大核心系列——宋河·红、宋河·青、宋河·紫,分别对应三类人生场景、三种情绪价值: 宋河·红——“有喜事,红宋河” 主打大众宴席,以不同价位的红宋河系列,锁定人生结婚、生子、贺寿、开张、乔迁等12大重要时刻、36个宴席场景。从婚宴到寿宴,从团圆到庆典,它是老百姓幸福时刻的“情绪伴侣”。 宋河·青——“好酒凭借力,送我上青云” 定位政务商务用酒,定价499元,仅此一款。酒体“高度不烈,低度不淡”,设计融入宋雅文化天青色,寓意中产阶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 宋河·紫——“品宋河名酒,悟道法自然” 定位高端文化用酒,承载河南5000年文明与老子哲学。它是“河南第一伴手礼”,更是“一瓶宋河酒,半部华夏史”的具象化表达。 这三款酒,不仅是新宋河产品结构的重构,更是“从卖酒到造场”的思维革命。杨明超说:“我们对任何事物的认知都来自五觉——看到、听到、尝到、闻到、摸到,最后形成心觉。”宋河正是通过“五觉一心”的场景设计,让酒不再是商品,而是情感的涟漪、生命的欢愉。

正如豫酒文化大师王守国在2025宋河粮液秋酿大典上讲过的。老子的哲学问题多是水的哲学。水有七善,“酒是有灵魂的水”,所以叫酒水,一方面,水质本身对好酒的酿造至关重要;另一方面,真正好喝的白酒像好的水一样,入口柔绵又回味悠长,有“柔与厚”内在的辩证关系,正是水的本性在当下酒文化和酿酒中的辩证体现。 杨明超也不止一次提到人与酒之间的关系:“酒是有生命的,就像你对粮食好,对曲好,对老窖池里的微生物好,它就会回馈给你好酒。对于人也一样,谁对宋河好,宋河就会对谁好”。 03信心: 一亿河南人,百亿宋河酒 “只有名酒的老,具备活的资格;但还得有名酒的新,才能活下来。”杨明超这句话,道出了宋河信心的底层逻辑。 宋河拥有“九老”底蕴:老酒厂、老名酒、老窖池、老酒糟、老匠人、老井水、老酒赋存、老子文化、老品牌记忆。这是它的“老资本”,但新宋河更强调“新能力”。

为此,杨明超提出“五大坚持”:坚持做河南、坚持宋河粮液、坚持做浓香、坚持自产自酿、坚持不代工不贴牌。 在这背后,是一套完整的“十年一剑”战略: · 3年养元固本——夯实产品、渠道、组织基础; · 3年顶天立地——构建品牌高度与市场深度; · 4年百亿腾飞——实现从区域品牌到全国名酒的跨越。 而这一切的落脚点,是“开瓶率”。杨明超反复强调:“宋河只有一个考核指标——开瓶率。”通过数字化系统追踪每一瓶酒的消费路径,宋河真正实现了从“压仓”到“开瓶”的销售革命。 在渠道上,宋河打造“酒仓+酒饮到家”新模式,打通“公域—私域—店域”三域流量,构建“线上买、线下得”的即时零售网络。 截至2025年11月,锅圈累计注册会员数突破6000万人,2025年锅圈线上营业额预计突破50亿元,这套方法论正被复制到宋河。 “十年后的宋河酒饮,将覆盖大量年轻人的家庭酒饮场景。”杨明超说。从29度鹿邑金标到9.9元纯粮酒,从酒饮到家到本地生活,宋河正在用“新物种”的姿态,重新定义白酒的终端与消费场景。 【结语】: 从“老名酒”到“新名酒”,宋河的临界点已至 “所有质变的发生,都需要突破一个临界点,这个临界点,往往需要3~5年的持续积累,靠的不是运气,而是关键时刻的高密度投入,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。”杨明超这句话,或许正是宋河涅槃重生的最好注脚。

过去的16个月,宋河完成了从“破产边缘”到“重整启航”的系统重构;未来的3~5年,它将迎来从“量变”到“质变”的真正蝶变。 这场蝶变,不仅是宋河的,也是豫酒的,甚至是中国白酒的。当行业仍在“去库存”与“乱价”中挣扎时,宋河用“三瓶酒”打开了另一条路:从压货到开瓶,从渠道到场景,从老名酒到新名酒。

“我有三瓶酒,足以慰平生。”这不仅是杨明超的个人情怀,更是新宋河对一亿河南人、对中国白酒行业的承诺——用真心酿好酒,用暖心造好场,用信心走远路。 十年一剑,酒暖人心。宋河,正在路上。 |